“退耕還林既帶來了生態效益,也帶來了經濟效益?!边M入7月份以來,原州區十余萬畝山杏山桃相繼成熟,農村居民群眾競相采摘銷售山杏、山桃核增收致富。
9月12日,記者來到原州區的山杏山桃核加工廠,生產車間的機器發出陣陣轟鳴,脫殼車間生產線上,曬干的桃核、杏核聚集在一起,隨著機器轉動,經過“改頭換面”,整裝走上新的旅程。
“我們主要以杏核、桃核等為主原料,通過將杏核、桃核脫殼、脫皮、脫苦后,加工成杏仁、桃仁,杏殼、桃殼經高溫碳化、活化后轉化為工業用活性炭?!惫淘岛戕r產品加工有限公司負責人霍天佑說。
“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農戶負責山杏、山桃等經濟林的種植管理、果實采摘,企業負責收購加工,形成了龍頭連基地、基地連農戶的專業化、商品化、規?;a經營格局,豐富和延長了退耕還林后續產業鏈,提升了林業產出率,為實現“山綠”與“民富”共贏發展開創了路徑。
據了解,該企業的產品主要內銷全國幾大中藥材市場及本市周邊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和食品加工企業。其中杏仁粉、杏仁、甜杏仁三種產品2021年7月被認證為綠色食品。今年收購杏核、桃核已達300噸左右,預計達到800噸,實現總產值千萬元。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近年來,原州區創新落實山林權改革,在加快植綠增綠護綠的同時,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及特色林產業,推動生態與文旅深度融合,讓綠水青山真正變為金山銀山。
“由于近些年的植樹造林,山桃、山杏面積也越來越大了,利用農閑時間,和家里人上山摘點山桃山杏,收益每家普遍都在6000元左右,上萬的也很多,我特別滿足?!鄙钤谠輩^黃鐸堡鎮的村民海軍欣慰地說。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